山西之旅:懸空寺的奇觀與文化之旅
來源:網(wǎng)絡作者:格子
提要: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山西的旅行經(jīng)歷,從大同的懸空寺到云岡石窟,再到五臺山、喬家大院和內(nèi)蒙古大草原,作者詳細地描繪了各個景點的獨特魅力。文章不僅展現(xiàn)了山西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還傳達了作者對旅行的熱愛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作文正文:
我在今年的琵琶比賽中得到了金獎和銀獎,還學會了一些英語,雖然這些都不算什么,但媽媽還不懂呢!為了獎勵我,也為了給我輕松輕松,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山西旅游。
第一站我們選擇了大同,聞名中外的懸空寺讓我感到格外好奇,為什么是懸空寺啊?原來懸空寺就是造在懸崖上的寺廟。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還動的很厲害,難道這樣還撐得住?媽媽告訴我這只是裝飾,真正支撐懸空寺的是深深打入山中的一根根橫梁。我看了看在云朵中的懸空寺,心想:“要想看到懸空寺的`廬山真面目還得化點力氣呀!”沿著扶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終于大飽眼福了。
聽導游說來到大同不去云岡石窟就太可惜了。45個石窟,我一個一個看過去,石窟中的佛像都不知站立了多少年,經(jīng)過了多少風吹雨打,有的已經(jīng)面目皆非了。我心想:“不知道這些佛像還要在這里站立多少年。”來到一個最大的石窟前,里面有一個很大很大的佛像。你想知道這個佛有多大嗎?媽媽告訴我,這個佛像的鼻子就比我還高好多。我猜他一定是45個石窟中最最有權威的人物了。
山西值得我們游覽的地方太多了,我們后來又去了五臺山,喬家大院和內(nèi)蒙古大草原,每到一處都能讓人留連忘返。
走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感覺輕松多了,收獲也不少,祖國的大好河山真美呀!
詳細點評 :
(一)優(yōu)點 內(nèi)容豐富,層次分明 懸空寺的描寫:文章詳細描述了懸空寺的獨特建筑結構,如“造在懸崖上的寺廟”和“深深打入山中的一根根橫梁”,這些描寫不僅展現(xiàn)了懸空寺的奇觀,還傳達了作者的好奇和驚嘆。 云岡石窟的描寫:作者對云岡石窟的佛像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如“石窟中的佛像都不知站立了多少年,經(jīng)過了多少風吹雨打,有的已經(jīng)面目皆非了”,這些描寫不僅描繪了佛像的歷史感,還傳達了作者的感慨。 其他景點的提及:文章還提到了五臺山、喬家大院和內(nèi)蒙古大草原,雖然描寫較為簡略,但依然展現(xiàn)了山西豐富的旅游資源。 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 細膩的描寫:文章中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描寫,如“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還動的很厲害”,“石窟中的佛像都不知站立了多少年,經(jīng)過了多少風吹雨打,有的已經(jīng)面目皆非了”,這些描寫不僅描繪了畫面,還傳達了作者的情感。 豐富的修辭手法:文章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如“要想看到懸空寺的廬山真面目還得化點力氣呀”,“這個佛像的鼻子就比我還高好多”,這些修辭手法使文章充滿了趣味性。 情感真摯,富有感染力 對旅行的熱愛: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旅行的熱愛,如“走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感覺輕松多了,收獲也不少”,“祖國的大好河山真美呀”,這些語句傳達了作者對旅行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 (二)不足 部分語句表述不夠準確 “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還動的很厲害”,這里的“動的很厲害”可以改為“動得很厲害”,使語句更加通順。 “要想看到懸空寺的廬山真面目還得化點力氣呀”,這里的“”多余,應該改為“要想看到懸空寺的廬山真面目還得化點力氣呀”。 部分細節(jié)描寫不夠具體 對于懸空寺的描寫,雖然有“造在懸崖上的寺廟”和“深深打入山中的一根根橫梁”,但可以進一步具體化。例如,可以描述懸空寺的具體位置或建筑風格,使讀者對懸空寺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于云岡石窟的描寫,雖然有“石窟中的佛像都不知站立了多少年,經(jīng)過了多少風吹雨打,有的已經(jīng)面目皆非了”,但可以進一步描述一些具體的佛像特點,使讀者對佛像有更深入的了解。 邏輯銜接可以更緊密 從“沿著扶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終于大飽眼福了”到“聽導游說來到大同不去云岡石窟就太可惜了”,中間的過渡不夠自然。可以增加一些過渡語句,使文章的連貫性更強。 (三)建議 修改不準確的表述 將“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還動的很厲害”改為“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得很厲害”。 將“要想看到懸空寺的`廬山真面目還得化點力氣呀”改為“要想看到懸空寺的廬山真面目還得化點力氣呀”。 豐富細節(jié)描寫 在描述懸空寺時,可以增加一些具體細節(jié)。例如:“懸空寺造在懸崖上,遠遠望去,仿佛懸掛在半空中。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得很厲害?媽媽告訴我這只是裝飾,真正支撐懸空寺的是深深打入山中的一根根橫梁。這些橫梁深深地嵌入山體,確保了懸空寺的穩(wěn)固。沿著扶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終于登上了懸空寺,站在寺廟中,俯瞰著腳下的懸崖,心中充滿了驚嘆。” 在描述云岡石窟時,可以增加一些具體細節(jié)。例如:“45個石窟,我一個一個看過去,石窟中的佛像都不知站立了多少年,經(jīng)過了多少風吹雨打,有的已經(jīng)面目皆非了。來到一個最大的石窟前,里面有一個很大的佛像。媽媽告訴我,這個佛像的鼻子就比我還高好多。我猜他一定是45個石窟中最最有權威的人物了。這些佛像雖然歷經(jīng)滄桑,但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加強段落之間的過渡 在“沿著扶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終于大飽眼福了”和“聽導游說來到大同不去云岡石窟就太可惜了”之間增加過渡語句。例如:“沿著扶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終于登上了懸空寺,站在寺廟中,俯瞰著腳下的懸崖,心中充滿了驚嘆。下山后,聽導游說來到大同不去云岡石窟就太可惜了。” 增加一些情感表達 在描述各個景點時,可以增加一些情感表達。例如:“懸空寺造在懸崖上,遠遠望去,仿佛懸掛在半空中。我摸了摸支撐著懸空寺的一根根長木頭,咦?怎么會動得很厲害?媽媽告訴我這只是裝飾,真正支撐懸空寺的是深深打入山中的一根根橫梁。這些橫梁深深地嵌入山體,確保了懸空寺的穩(wěn)固。沿著扶梯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終于登上了懸空寺,站在寺廟中,俯瞰著腳下的懸崖,心中充滿了驚嘆。這種與歷史親密接觸的感覺讓我更加堅定了探索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