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鬧劇再啟:皇帝的覺醒與國家復興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皇帝在新衣游行遭百姓質疑后,仍未改掉愛新衣的毛病,騙子再次出現,這次卻以獨特方式讓皇帝醒悟,從此皇帝專注治國,國家走向富強。
作文正文:
“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嗡嗡嗡,嗡嗡嗡,這種議論聲時起彼伏、越發高漲,皇帝依然擺出一副驕傲的神氣,參加完了__大典。
__大典終于結束了,回去后,皇帝火冒三丈,幾步就沖到寶座前,聲嘶力竭地叫喊道:“把那兩個騙子給我押上來!”
一個士兵躬身跑過來,戰戰兢兢地說:“報……報……報告陛下,那……那兩個騙子已經跑了?!?/p>
從此,皇帝淪為了百姓們的笑柄,而他愛穿好看的新衣服的習慣依舊??伤F在無論穿著色彩再怎么艷麗,花紋再怎么精美的新衣去舉行___大典,總會覺得百姓們在背地里指指點點、嘀嘀咕咕,可他又能怎么樣呢?百姓們罵不得、殺不得,否則自己就會被他們認為是昏庸無能的暴君,雖然大家深知他本就如此。
時隔幾個月的一天,來了兩位織工,他們聲稱能織出這個世界上最能彰顯出皇帝統治者的氣勢的,同時也是最最華麗的'布?;实坌膭恿耍珠_始盤算著做新衣裳??闪钏麤]有想到的是這兩位織工就是幾個月前逃之夭夭的那兩位騙子。他們經過一番喬裝打扮之后又折返了回來。難道他們想從這位愚蠢的皇帝手中再狠狠地敲一筆?
可是這兩個騙子怎么可能誠心誠意地為國王織布呢?擺明了又要使皇帝在百姓面前再次出洋相。可之前的小伎倆還能再用嗎?誰會在同一個石子前絆倒兩次呢?
只見這兩個織工勤勤懇懇、夜以繼日,整夜都沒有睡,點起蠟燭趕夜工。他們先是繪制新衣,設計了他們所認為的“最美”衣服。然后開始在織布機上織布,他們把織好的布從織布機上取下來,用大剪刀細細地裁剪,再用穿線的針密密地縫制,做工非常地細致。看來他們這一回決心要為皇帝織一匹實用的布料,做一件實實在在的新衣裳。
……
新衣裁制的期限到了,皇帝帶著大臣們來到了制衣間。只見裁好的新衣放在織布機上。但新衣竟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棉制衣服。衣服的旁邊還放著一個信封,打開一看,原來是兩個騙子留下的,上面寫著:尊敬的陛下,請原諒我們對您的不敬,我們只想告訴您,您這樣做是不稱職的,請以后不要再這樣臭美了,要不然您的國家遲早會滅亡的!——兩個“騙子”。
皇帝這才明白原來這兩個織工就是“騙子”,他們這么做是想用這種方法讓自己走上治理國家的正道!于是,他原諒了這兩個“騙子”,并且吩咐士兵們不必去抓他們了……
從此,皇帝不再像以前那樣沉迷于服裝和打扮,而是好好地治理國家,很快取得了臣民的信任,國家也變得越來越富強……
詳細點評 :
1. 優點 1. 情節有創新:巧妙延續《皇帝的新裝》故事,騙子再次登場設計獨特,從百姓議論開篇,迅速將讀者拉回故事氛圍,后續騙子以看似真誠的織布行動,最后用普通新衣和信件點醒皇帝,情節曲折且有新意。例如 “只見這兩個織工勤勤懇懇、夜以繼日,整夜都沒有睡,點起蠟燭趕夜工……” 先營造出織工認真工作的假象,為后文反轉做足鋪墊。 2. 人物有成長:清晰展現皇帝從沉迷新衣到醒悟治國的轉變過程?!盎实圻@才明白原來這兩個織工就是‘騙子’,他們這么做是想用這種方法讓自己走上治理國家的正道!于是,他原諒了這兩個‘騙子’……” 體現皇帝意識到自身問題并接納建議,形象更加立體,使故事有積極向上的意義。 3. 主題積極:通過皇帝的轉變,傳達出統治者應專注國事、摒棄虛榮的主題,對讀者有一定教育意義,引發對責任與成長的思考。 2. 不足 1. 語言欠雕琢:部分語句表述口語化且粗糙,如 “回去后,皇帝火冒三丈,幾步就沖到寶座前,聲嘶力竭地叫喊道……” 用詞簡單,缺乏文采;還有錯別字,“嘀嘀咕咕” 寫成 “嘀嘀咕咕”。這些影響了文本的整體質量。 2. 細節描寫不足:在關鍵情節處,如皇帝看到普通新衣和信件時的反應,沒有細致描寫,讀者難以感同身受皇帝內心的震動與轉變。對騙子的喬裝打扮、心理活動等也未提及,人物形象不夠豐滿。例如 “只見裁好的新衣放在織布機上。但新衣竟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棉制衣服。衣服的旁邊還放著一個信封……” 這段敘述過于平淡,缺乏感染力。 3. 邏輯稍顯薄弱:皇帝對騙子的原諒略顯突兀,前文沒有足夠鋪墊皇帝寬容的性格特點或對騙子行為的認可因素,使原諒行為不太符合人物之前的行為邏輯。 3. 建議 1. 優化語言:將口語化語句潤色,提升文采。如 “回去后,皇帝火冒三丈,幾步就沖到寶座前,聲嘶力竭地叫喊道……” 可改為 “回宮之后,皇帝怒發沖冠,幾步疾奔至寶座前,聲嘶力竭地怒吼道……”。仔細校對文本,改正錯別字。 2. 豐富細節:描寫皇帝看到新衣和信件時,“皇帝緩緩走近織布機,看到那件普通的棉制新衣,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疙瘩。他疑惑地拿起旁邊的信封,打開的瞬間,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愕,繼而轉為沉思,片刻后,眼中竟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淚光……” 通過神態、動作描寫展現皇帝內心變化。對于騙子喬裝,可描述 “兩個騙子精心裝扮,一個蓄起了濃密的胡須,眼神中透著狡黠,將原本的輕浮掩蓋;另一個戴上了一副厚重的眼鏡,穿著樸實的工匠服飾,舉手投足間佯裝出沉穩的模樣……” 使人物更鮮活。 3. 強化邏輯:在皇帝原諒騙子情節前,可添加皇帝對自身過錯反思的內容,如 “皇帝回想起自己之前的種種荒唐行為,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的不良影響,又想到騙子雖用特別方式,卻也是為了點醒自己,心中的憤怒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騙子這份苦心的理解……” 讓原諒行為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