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區 2025 年秋季小學一年級招生政策詳解
福州教育局格子
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家長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如何順利報名。倉山區 2025 年秋季小學一年級招生政策出爐,片內生怎么界定?隨遷子女如何申請學位?特殊教育孩子又有哪些保障?這份通知涵蓋招生對象、公辦民辦入學規則、特殊教育安排等內容,家長們快跟著梳理的重點,提前為孩子入學做好準備。
一、招生對象
各校招收對象為本片區內戶籍和符合政策要求的年滿六周歲(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未入學)適齡兒童。各校不得招收不滿六周歲的兒童入學。適齡兒童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按規定報當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二、公辦小學招生辦法
(一)片內生入學辦法
1.片內生的界定。
五城區小學凡屬以下情況之一者,均應作為片內學生安排入學:
(1)父(母)及適齡子女戶籍同在招生片內,父(母)持有同一地點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本辦法所述的房屋所有權證和不動產證書如無特指皆為100%產權的住宅用房)并作為日常生活居住地的。在招生時持有福州市人才共有產權住房和福州市共有產權住房(保障類)視同個人擁有產權。
(2)父母雙方五城區內無房,父(母)及適齡兒童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屋(祖父母輩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作為日常生活居住地,且戶籍在同一地點的(如祖父母輩戶籍不在同一地點應提供直系親屬關系證明)。
(3)祖輩和父輩共有房產(除祖輩、父母外,房屋所有權證上沒有其他人,父母房產份額在50%及以上),適齡兒童及父母一方戶口在房產所在地,并作為日常居住地的。
2.五城區小學繼續實施“六年一戶學位”辦法,僅對片內生的房產鎖定學位。2021年11月30日以后取得的房產,被用于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小學居住地登記或被用于他人子女落戶(即掛戶生)就讀公辦小學,2025年秋季起,不再視為占用該處房產片內學位。適齡兒童符合“片內生”條件,但不滿足“六年一戶”要求的,由戶口所在區安排入學。
3.報名時應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居民戶口簿、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等。
(二)其他政策照顧對象入學辦法
1.現役軍人子女按福州市教育局、福州警備區政治工作處、福州市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實施辦法》的通知(榕政聯〔2023〕1號)精神予以照顧安排,軍人子女照顧對象由區人武部負責審核,區教育局復核后安排就學。需提供的材料:(1)軍人所在部隊團級政治部的函件(需人武部蓋章確認);(2)軍人身份證明;(3)軍人結婚證;(4)居民戶口簿等關系證明等原件及復印件。
2.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入學按公安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號)及省教育廳有關要求辦理。需提供的材料:(1)提供英烈、因公犧牲、傷殘等證明材料;(2)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與子女的戶口簿(如子女與父母不在同一本戶口簿,則需分別提供戶口簿及出生證、結婚證等能夠證明相互關系的證明材料)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3.消防救援人員子女按《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全市消防救援隊伍職業保障機制的建議》(榕政辦〔2018〕279號)及《福建省應急管理廳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閩應急〔2019〕51號)精神予以照顧安排。需提供的材料:(1)提供消防救援人員等證明材料;(2)消防救援人員與子女的戶口簿(如子女與父母不在同一本戶口簿,則需分別提供戶口簿及出生證、結婚證等能夠證明相互關系的證明材料)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4.臺商子女可以到區域內相對就近的定點小學就讀,也可以在居住地片區內小學就近入學。臺商子女是指臺灣同胞投資者子女及臺資企業的臺籍工作人員子女。臺商子女由監護人向市臺辦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入學所需材料,經市臺辦審核后,符合條件的由市臺辦于7月1日前統一造冊報送市教育局辦理入學手續。需提供的材料:(1)適齡兒童父(母)的臺胞證和臺灣戶籍證;(2)營業執照(股東協議書)或聘書;(3)能證明適齡兒童年齡和父(母)子(女)關系的證件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倉山區接收臺商子女的定點學校:福州市麥頂小學、福州市倉山小學、福州市倉山區實驗小學。
5.長期寄養在親屬家中且戶籍關系同在片區內的孤兒、烈士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可申請就近安排入學。需提供的材料:(1)符合政策性照顧的相關證件;(2)居民戶口簿;(3)由公證部門公證的監護人委托書;(4)監護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實際居住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6.住宅被征收人適齡子女可依住宅征收部門的住宅征收安置協議、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按以下辦法安排入學:
(1)原地安置且戶口在原居住地片內的,可在原居住地片內小學入學,也可由戶籍所在地安排入學;
(2)異地安置且已把安置地作為日常居住地但戶口未遷移的,可由安置地所在區安排入學(向安置地片區學校進行入學憑證核查);
(3)貨幣補償安置且尚未購房的,可由戶籍所在地安排入學(8月13日-15日向區教育局初教科進行入學憑證核查);以貨幣化安置補償款購買商品房后,自《房屋征收貨幣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之日起3年內,被征收人子女仍可在原被征收住宅劃片區內小學入學。
需提供的材料:①正式有效的住宅征收部門的拆遷安置協議等證明材料;②居民戶口簿;③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居住情況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7.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外籍適齡兒童和華僑華人子女可向居住地對應的學校提出申請安排入學。(1)臺胞適齡兒童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臺胞子女在閩就讀中小學幼兒園工作的通知》(閩教基[2024]8號)文件申請入學。父(母)片內有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書)的臺胞適齡兒童,學??杀日掌瑑壬幎ǎ☉艏蟪猓┌才湃雽W。也可申請到區域內相對就近的定點小學就讀。倉山區接收臺胞適齡兒童的定點學校: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倉山區第二中心小學、倉山區第七中心小學。(2)香港、澳門地區適齡兒童和華僑華人子女,在符合招生政策和有剩余學位的前提下,可入讀房產劃片小學。(3)外籍適齡兒童應向經備案的具備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資格的學校提出申請。
父(母)作為監護人,需提供的材料:(1)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外籍適齡兒童和華僑華人子女身份證明;(2)適齡兒童出生證;(3)父(母)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實際居住證明、居住證)、居民戶口簿(或身份證明);(4)適齡兒童臺灣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其他人作為法定監護人,需提供的材料:(1)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外籍適齡兒童和華僑華人子女身份證明;(2)由公證部門公證的監護人委托書;(3)監護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居住情況證明、居住證)、居民戶口簿(或身份證明);(4)適齡兒童臺灣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8.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在暫住的倉山區申請安排入學:
(1)父(母)從事地質勘探等流動性較大的工作,需由親屬照管的學生;
(2)父(母)因工作調動不在學生戶籍地工作,需隨父母居住生活的學生;
(3)父母離異,撫養一方無法履行監護人職責或喪失監護能力,確需由其親屬撫養監護的學生。
需提供的材料:①符合政策性照顧的相關證件;②居民戶口簿;③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居住情況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三)不符合劃片的本地生入學辦法
以下兩種情況屬于不符合劃片的本地生:
1.適齡兒童戶籍在片區但不符合片內生條件,屬掛戶生,向報名點學校申請入學。需提供的材料:居民戶口簿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集體戶報名點學校: 集體戶 戶籍地址 報名點學校 倉前派出所 上三路115-1號 倉山區第二中心小學 臨江派出所 倉山區東尤街18號 倉山區第二中心小學 下渡派出所 倉山區五柱廳1號 朝陽小學 蓋山派出所 蓋山鎮白湖村下濂148號 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
第一小學 三叉街派出所 下藤路323號 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
第一小學 對湖派出所 首山路88號 倉山區第三中心小學
(原紅霞中心小學) 城門派出所 城門鎮白云村三角埕34-1號 龍江小學 螺洲派出所 螺洲街44號 螺洲中心小學 上渡派出所 上渡路397號 南臺實驗小學 建新派出所 建新鎮洪光村館后42-3號 洪塘中心小學 金山工業園 紅江路1號 英才學校小學部
(原馮宅中心小學) 2.父(母)購買倉山片區房產且適齡兒童戶籍在倉山區其他片區,向房產對應的學校申請入學。需提供的材料:(1)居民戶口簿;(2)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四)隨遷子女入學辦法
隨遷子女指隨父母來倉山區居住的福州市五城區以外戶籍(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外籍適齡兒童等除外)的適齡子女。
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小學通過“榕教之窗”系統統一實行電腦派位招生。電腦派位工作實行公開、公平、公正,保證本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安排入學。在本市獲得省優秀農民工以上榮譽稱號、市級勞模以上榮譽稱號、市十佳農民工稱號及見義勇為人員的隨遷子女,可向區教育局提出申請,按相對就近入學原則先予安排。
1.入學條件:隨遷子女就讀公辦小學需具備原籍戶口簿和父母身份證、父母雙方片區內有效期內的居住證(2024年6月24日--2025年6月30日期間的居住證視為有效期)或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書、預告登記證或不動產登記證明、公租房合同、拆遷協議)。父(母)購房或持有公租房合同或拆遷協議的,無需辦理居住證。
2.以下情況不符合電腦派位條件,電腦派位后由居住地所在區教育局安排入學:(1)隨遷子女父母持有居住證但為2025年3月1日后(含3月1日)跨區變更居住地;(2)隨遷子女父母雙方持有不同片區的居住證;(3)超齡的隨遷子女;(4)只具備父母一方居住證的隨遷子女。
3.倉山區優先派位條件:在隨遷子女具備公辦小學就讀條件的前提下,對第一志愿學生設置以下派位優先等級:
最優先:(1)父(母)持有志愿學校服務范圍內房產100%產權(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書、預告登記證、不動產登記證明);(2)父(母)租住倉山區公租房且持有租賃憑證或持有拆遷協議;(3)父(母)與祖父母(外祖父母)共有志愿學校服務范圍內房產且父(母)持有50%(含)以上份額。
次優先:(1)父(母)2025年3月1日前在倉山區持有營業執照并具備近一年內的稅收完稅證明;(2)父(母)具有倉山區戶口且另一方居住證在倉山區;(3)父母雙方具有倉山區戶口。(4)多孩家庭隨遷子女其哥哥(姐姐)所在學校為弟弟(妹妹)填報的第一志愿。
第三優先:父母一方在市區持續繳納社保6個月(截止當年6月30日)以上。
4.錄取辦法:(1)隨遷子女志愿人數少于學校學位余額數時,學校應當全部予以錄取。(2)志愿人數超過學位余額時,由區教育局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確定學校的錄取對象,在現行隨遷子女“長幼隨學’政策的基礎上,多孩家庭隨遷子女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哥哥(姐姐)所在學校,學校不得擅自接收未經過電腦派位錄取的隨遷子女入學。(3)參加電腦派位未被錄取以及符合條件因故未參加電腦派位的隨遷子女,在電腦派位結束后將戶籍新遷入本區的隨遷子女,由區安排到有學位余額的公辦學校就讀。
5.居住在生源爆滿片區內的隨遷子女,按要求就近到其他公辦小學申請學位:
(1)居住在倉山小學、麥頂小學、倉山區第一中心小學、倉山區第二中心小學片區的隨遷子女到朝陽小學申請學位;
(2)居住在倉山區實驗小學、福州高級中學小學部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申請學位;
(3)居住在施程小學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倉山區第三中心小學(原紅霞中心小學)申請學位;
(4)居住在江南水都小學、倉山區第四中心小學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倉山區第七中心小學申請學位;
(5)居住在倉山區第六中心小學片區內的隨遷子女到麥浦小學申請學位;
(6)居住在倉山區第八中心小學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三小學申請學位;
(7)居住在倉山區第五中心小學、倉山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流花溪分校、江南水都小學教育集團桔園洲分校、金山小學、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三小學、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金山小學金閩校區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二小學申請學位;
(8)居住在霞鏡小學、倉山區第九中心小學、金港灣實驗學校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倉山小學教育集團奧體分校申請學位;
(9)居住在淮安實驗小學和紅坊地塊配套學校片區的隨遷子女到洪塘中心小學(淮安校區)申請學位;
(10)居住在師大附小片區的隨遷子女到南臺實驗小學申請學位;
(11)居住在清華附中福州學校小學本部、小學二部片區內的隨遷子女到潘墩中心小學申請學位。
(五)公辦小學招生安排
1.報名與入學憑證核查
(1)6月24日9:00至30日18:00,所有需要在公辦校入學的適齡兒童通過“榕教之窗”系統參加報名。
(2)7月1日至7月3日,公辦小學在“榕教之窗”系統進行入學憑證核查,為家長辦理子女入學手續提供便利。
(3)7月14日,公辦小學在“榕教之窗”系統通知片內生和隨遷子女入學憑證核查結果。
(4)8月11日,公辦小學在“榕教之窗”系統通知其他政策照顧對象和不符合劃片的本地生入學憑證核查結果。
2.補報名與入學憑證核查
(1)8月13日9:00至15日18:00,各小學接受未報名的片內生、其他政策照顧對象及不符合劃片的本地生補報名以及不符合“六年一戶學位”要求的適齡兒童。分三類情況:
①未報名的片內生登錄“榕教之窗”系統進行補報名(向劃片學校提交書面報告說明未及時報名的原因);
②未報名的其他政策照顧對象和不符合劃片的本地生登錄“榕教之窗”系統進行補報名;
③不符合“六年一戶學位”要求的片內生等特殊情況到區教育局初教科進行統籌安排。
(2)8月18日,公辦小學在“榕教之窗”系統進行入學憑證核查并通知補報名片內生、其他政策照顧對象、不符合劃片的本地生入學憑證核查結果。
3.新生(不含隨遷子女)錄取
8月19日各公辦小學公示招生結果,新生發榜(不含隨遷子女)。
4.隨遷子女填報志愿與錄取
隨遷子女填報志愿與錄取時間安排如下:
8月19日,教育局公布轄區內向隨遷子女開放的小學學位余額和審核通過的隨遷子女人數;
8月20日9:00至21日12:00,隨遷子女通過“榕教之窗”系統網絡填報志愿,第一志愿只能填寫報名點的學校志愿,第二、三志愿根據家長的意愿填寫;
8月22日,電腦派位,公示派位結果;
8月25日,區教育局對經電腦派位未被錄取的隨遷子女進行統籌安排,并公示統籌安排結果;
8月27日,因故未參加電腦派位的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補報名以及不符合電腦派位條件的四種情況(隨遷子女入學辦法的第二點),由區安排入學。8月27日9:00-18:00,家長可到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地點:倉山區萬春巷19號)門口掃碼預約辦理時間。
5.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招生
(1)錄取辦法
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提供80個學位,面向朝陽小學【臨江新天地(朝陽路216號瓊花苑、朝陽路215號煙山苑、朝陽路278號玉島苑、朝陽路310號倉景苑、興嘉苑、福江苑、美墩路103號江景苑、美墩路102號美墩苑)、中垱弄70號長城新村、世歐上江城、連江路11號隆華公寓、港南路79號面粉廠宿舍、港南路77號港務宿舍、美墩一弄79號臨江干警宿舍、南江濱西大道88號閩商華府公寓(閩樾灣)】、倉山區第一中心小學【振興巷2號臨江新天地(藤山苑)】、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蓋山江邊村、高盛路76號高湖嘉園、大埕路251號江邊聯邦新城、金浦小區、大埕路312號東城美居、江邊新苑、南社一路8號榕鷺佳苑、中庚東金、凱佳江南里、海月江南)符合片內生條件的適齡兒童通過隨機搖號錄取。填報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志愿未被錄取的學生,按過渡學校朝陽小學或倉山區第一中心小學或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錄取招生。
(2)招生日程安排
1.6月24日9:00至30日18:00,意向參加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搖號錄取的適齡兒童通過“榕教之窗”系統參加報名,在片內生通道選擇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
2.7月1日至7月3日,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在“榕教之窗”系統進行入學憑證核查,為家長辦理子女入學手續提供便利;
3.7月4日,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在“榕教之窗”系統通知適齡兒童入學憑證核查結果;
4.7月10日,公布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隨機號等信息;
5.7月11日,福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公開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由搖號產生錄取對象,并公示結果。
三、民辦小學招生辦法
民辦小學與公辦小學實行同步招生。民辦小學報名、填報志愿納入“榕教之窗”系統統一組織實施。
(一)招生范圍
面向持有倉山區戶籍的適齡兒童,父(母)持有倉山區戶口簿、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的隨遷子女及父(母)持有倉山區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書、預告登記證或不動產登記證明)的隨遷子女,持有倉山區居住憑證的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外籍適齡兒童及華僑子女招生,不實行跨區招生。
(二)錄取辦法
民辦小學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隨機派位錄取,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教育優待照顧對象可單列錄取。填報民辦小學志愿未被錄取的學生,按戶籍地或居住憑證所在地區公辦小學招生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參加公辦小學招生。
(三)招生日程安排
1.6月24日9:00至30日18:00,意向在民辦小學就讀的適齡兒童通過“榕教之窗”系統統一參加報名并填報志愿,只能填報一個志愿(其中符合公辦校就讀條件的,可依流程同時參加公辦校的招生);
2.7月1日至7月3日,民辦小學在“榕教之窗”系統進行入學憑證核查,為家長辦理子女入學手續提供便利;
3.7月4日,民辦小學在“榕教之窗”系統通知適齡兒童入學憑證核查結果;
4.7月10日,公布民辦小學隨機號等信息;
5.7月11日,民辦小學公開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由搖號產生錄取對象,并公示結果;
四、網絡報名辦法
符合入學條件、要求在倉山區公辦或民辦小學(含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就讀的適齡兒童,應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規定時間登錄“榕教之窗”系統登記入學信息,完成報名。公、民辦小學對報名成功的適齡兒童進行入學憑證核查后,確認適齡兒童報名資格。
確認具備報名資格的隨遷子女、要求在民辦小學就讀的適齡兒童需通過“榕教之窗”系統進行網絡填報志愿,以便開展搖號派位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堅持公開公正。進一步完善招生公開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就核心政策、群眾關心的疑難點、重要信息做好宣傳釋疑工作。各校應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應急工作小組及監督小組,制定工作預案。校長是小學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組織招生工作小組做好學生報名的指導和審核工作,認真核實相關證件,確保招生工作平穩有序。
2.堅持起點規范。堅持劃片招生、相對就近入學原則,公辦、民辦小學一律不得對適齡兒童進行入學測試,要按照隨機方式均衡編班。按課程標準執行教學要求,小學一年級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切實做好幼小銜接。按照省定班額標準對起始年級班額嚴格把關,合理調控、分流,防止產生新的大班額和大校額。
3.加強學籍管理。確?!耙蝗艘患?,籍隨人走”。各校應于9月30日將新生信息導入電子學籍系統,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的寄讀生。建立健全控輟保學常態化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疑似失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
4.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認真做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兒童等群體入學保障工作。對確屬殘疾的適齡兒童,可隨班就讀;情況嚴重的,可動員到特殊學校就讀。加強關愛幫扶,確保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5.加強監督檢查。各學校要主動會同校紀檢干部按照教育部有關招生入學“十項嚴禁”紀律要求,暢通社會反映問題渠道,主動接受監督,確保招生公平、公開、公正。招生結束后,學校應公示新生名單。認真核實群眾信訪投訴,對群眾舉報以及其他途徑發現的各類造假現象,必須認真查驗,一經查實,將所招學生退回其原劃片區。嚴肅查處頂風違規招生,進一步提升小學招生規范治理和違規招生防控能力。對存在違規招生行為、違反學籍管理規定的公民辦學校,將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責令改正等處罰,切實營造規范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教育生態。
6.制定學校招生簡章。各學校要根據本通知,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具體的招生辦法,并于6月17日在校門口張貼《一年級招生簡章》。對于未接收隨遷子女的學校應在《一年級招生簡章》中給予溫馨提醒,明確告知居住在本片區的隨遷子女應選擇哪一所學校進行網絡報名和入學憑證核查;部分學校到他校過渡辦學,也應在學校門口張貼公告給予溫馨提醒。